《管理信息系统 A》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制订,2008年修订)
课程编号:020003
英 文 名: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专业分类选修课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统计学专业
前 置 课:管理学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
后 置 课:会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
学 分:3学分
课 时:54课时(其中实验课6课时)
主讲教师:雷卫中、吴士亮、谭仲春、陈亚林等
选定教材:薛华成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课程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 A》是我校工商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类别选修课。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互联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的技术手段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该课程注重于开发出满足用户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系统与系统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本课程要求综合运用管理学原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先导课程的知识,也是决策支持系统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信息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等,了解信息处理的各种方法和信息系统的各种形式。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设计和表达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市场意识,并注意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
教学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 A》的教学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实验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的讲解,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尽可能使用实例和案例教学,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讨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及其基本思想、工具使用等。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史、学科内容,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应用发展前景。在本章中还应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说明教材的选用和相关参考资料,提出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核要求和纪律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一、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一、MIS概念结构
二、MIS功能结构
三、MIS软件结构
四、MIS硬件结构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应用的发展
1、MRP
2、MRP II
3、ERP
4、CIMS
5、BPR
6、供应链管理(SCM)
7、客户关系管理(CRM)
8、决策支持与商务智能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及与其他学科关系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
二、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关系
思考题
1、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2、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3、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社会技术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涉及哪些学科理论?他们起到什么作用?
5、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
第二章 信息基础知识与信息系统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信息的价值衡量、信息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经理支持系统、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专家系统等企业常见的信息系统的类型、功能及其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信息与管理信息
一、 数据与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1、数据的概念
2、信息的概念
3、数据与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二、 管理信息的基本属性
1、管理信息概念
2、管理信息的属性
三、管理信息层次
四、信息价值的衡量
第二节 信息生命周期
一、信息生命周期
二、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1、信息的收集
2、信息的传输
3、信息的加工
4、信息的储存
5、信息的维护
6、信息的使用
第三节 信息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一、信息系统的概念
二、信息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1、事务处理系统的特点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3、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4、经理支持系统的特点
三、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变革
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简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企业各级部门的信息需求在范围、内容、详细程度和使用频率等方面有哪些差别?
3、简述信息系统各种类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信息有哪些基本性质?
5、信息的价值如何衡量?如何才能正确的实现其价值?
6、信息是否有生命周期?如何把握生命周期使信息更好发挥作用?
第三章 系统与系统集成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系统的类型和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掌握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的区别;掌握系统集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系统集成策略的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系统与系统理论
一、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二、系统性能的评价
三、系统的控制
第二节 系统集成
一、系统集成的概念
二、系统集成分类
三、系统集成策略
思考题
1、什么是系统?它有哪些特征?
2.如何评价一个系统的好坏?
3、试论计划与控制对系统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正确的实施计划与控制?
4、什么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的集成和计算机网络的集成有何不同?
5、系统集成的策略应当包括什么内容?如何检验系统集成的成功与否?
第四章 通讯与网络技术基础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通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了解远程通讯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和C/S结构的特点;熟悉INTRANET的概念和优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通讯技术基础
一、通讯技术基础
1、通信通道的特征。(1)传输速率,(2)传输模式,(3)传输方向
2、交换选择。(1)线路交换 (2)报文交换 (3)分组交换(4)ATM
3、通信介质。(1)双绞线 (2)同轴电缆 (3)光纤 (4)无线传输媒体
4、通讯处理机及其功能。(1)调制解调器 (2)多路复用器 (3)计算机交换机
二、通讯系统组成与功能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和分类
二、网络拓扑结构和特点
1、总线型结构
2、环型结构
3、星型结构
三、网络互连设备和特点
1、中继器
2、桥接器
3、路由器
4、网关
第三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
一、局域网组成
二、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的特点
三、INTERNET/INTRANET
思考题
1、简述通信系统的定义及其基本模型。
2、简述各种通信通道、传输介质的基本特征。
3、什么是OSI参考模型?什么是TCP/IP模型?两者有何异同?
4、下列通信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1)光纤 (2)通信卫星 (3)无线LAN
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
6、网络的常用连接设备有哪些?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7、Intranet 的特点
第五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课时分配:5课时
教学要求: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文件组织的概念、数据文件的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功能;熟悉数据库处理的特点和数据库设计的内容;掌握E-R图的概念和使用,了解数据库的发展趋势、数据仓库、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件组织和信息处理方式
一、数据组织的层次
二、数据的逻辑组织与物理组织
三、文件组织方式
1、顺序文件
2、索引文件
3、链表文件
4、倒排文件
四、信息处理技术
1、批处理和实时处理
2、远程处理和局域处理
3、 脱机处理和联机处理
4、集中处理、分布处理和协作式处理
第二节 传统文件处理与数据库处理
一、数据管理的发展
二、传统文件处理方式的局限性
三、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第三节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数据库管理系统概念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
1、定义数据库的功能
2、管理数据库的功能
3、维护数据库的功能
4、数据通信的功能
三、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系统构成
2、数据库系统中的人员
四、数据库的三层模式结构
1、整体逻辑功能(模式)
2、局部逻辑结构(外模式)
3、存储结构(内模式),
第四节 数据库设计
一、数据模型
二、信息的转换。
三、E—R信息模型的设计
1、实体间的联系
2、E-R图
3、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第五节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一、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
二、数据仓库的概念和特点
三、Web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思考题
1、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管理员在管理数据中起什么作用?
2、文件组织基本形式有哪几种?有哪些特点?
3、文件管理方式与数据库管理方式有什么根本不同?举例说明。
4、什么是DBMS?它能支持用户和IS专家来完成什么数据管理功能?
5、什么是E-R图?如何设计E-R图,并根据E-R图设计关系数据库的概念模式?
6、数据仓库的特点是什么?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开发管理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开发过程和开发策略;熟悉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主要因素;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方法及其适用场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一、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内容
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1、CSF法
2、BSP 法
三、信息系统规划与BPR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二、系统开发策略与开发计划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及比较
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二、原型法
三、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四、CASE方法
五、几种系统开发方法的比较
思考题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生命周期法将系统开发分为哪几个阶段?
3、原型法开发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4、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有哪几种?选择开发策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6、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思想?
第七章 系统分析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熟悉系统分析中数据流程图、U/C矩阵、数据字典等一些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了解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的内容和目的;熟悉系统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如何根据BPR思想设计新系统的逻辑模型。难点为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DFD数据流程图绘制,业务流程重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系统分析概述
一、系统分析的任务
二、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需求分析
1、详细调查目的、内容及过程
2、需求分析调查表的设计
二、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1、组织结构图
2、组织功能分析
三、业务流程分析
1、业务流程图
2、业务流程分析
四、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1、数据流程图
2、数据流程图的作用
3、数据流程分析
4、数据字典
五、功能/数据分析
1、功能/数据分析的目的
2、U/C矩阵及其建立
3、U/C矩阵正确性检验
4、U/C矩阵求解
六、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
1、新系统目标确定
2、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内容
七、系统分析报告
八、案例分析
思考题
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2、系统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3、U/C矩阵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如何检查U/C矩阵的正确性。
4、按照本章所介绍的内容从头到尾分析你所在的单位(或学校或系)的情况,绘出所有的图表,并写出系统分析报告和新系统逻辑方案。
5、系统分析报告主要有由哪几部分组成?
6、数据字典的作用是什么?描述哪些内容?
7、数据流程图的作用是什么?
第八章 系统设计
课时分配:12课时(含上机实验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主要设计内容;掌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输入/输出设计的主要内容、模块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安全设计、输入校验方式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应用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系统设计概述
一、系统设计的目的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三、系统设计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子系统划分原则
三、子系统划分方法
四、计算机网络结构的设计和选型
第三节 代码设计
一、代码设计的作用
二、代码设计的原则
三、代码分类
四、校验码
第四节 输入/输出设计
一、输入设计
二、用户界面设计
三、输出设计
第五节 数据库设计
一、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依据
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第六节 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一、模块功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HIPO图
三、模块之间的联结方式
四、系统处理流程设计
第七节 系统安全设计
一、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二、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设计
第八节 系统设计报告
一、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案例分析
思考题
1、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编码的关键是什么?编码有哪些用途?分类、编码时应注意什么?
3、输入校对方式有哪些?各适用于哪些地方?
4、HIPO图是如何构成的?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5、系统设计的内容及一般步骤是什么?
第九章 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系统转换方式的特点、系统调试的步骤和方法。熟悉程序设计的原则、系统维护的内容、系统评价指标和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等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系统实施
一、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二、程序设计与调试
1、程序设计方法和原则
2、衡量编程工作的质量指标
3、程序的调试
4、系统调试方法
三、系统转换与试运行
1、系统的试运行
2、基础数据准备
3、系统切换
第二节 系统运行管理
一、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1、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结构
2、基础数据的管理
3、运行管理制度
4、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5、人员培训
二、系统维护
第三节 系统评价
一、预定的系统开发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系统运行实用性评价
三、设备运行效率的评价
思考题
1、系统三种切换方式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用哪种方式较好?
2、如何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3、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任务有哪些?
4、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系统调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十章 决策支持系统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熟悉决策支持系统对数据库和模型库的要求,了解决策支持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经理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的区别,了解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三、决策支持系统的类型
第二节 决策支持系统结构
一、数据库
二、模型库
三、会话部件
第三节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一、群体决策的特征
二、提出GDSS的原因
三、提高会议效率的要素
思考题
1、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2、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对数据库和模型库的要求是什么?
3、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和普通决策支持系统有什么区别?
附录:参考书目
1、Kenneth C.Laudon, Jane P. Laudon.“管理信息系统”,第九版 ,薛华成编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Stephen Haag,maeve Cummings,James Dowkins.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三/四版(影印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Kenneth C. Laudon,Jane P. Laudon.“管理信息系统:组织与技术的新途径”,第五/六版(影印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Robert A. Schultheis,Mary Summer.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影印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琳达.M.阿普盖特等. 公司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时代的管理挑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Henry C. Lucas, Jr..“管理信息技术”,第六版(影印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陈晓红. 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8、黄梯云. 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张国锋. 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0、甘仞初. 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1、左美云等.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2、李东.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罗超理. 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4、周玉清等. 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李劲东等. 管理信息系统原理[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6、王要武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7、苏选良. 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8、陈晓红. 管理信息系统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9、薛华成.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0、李一军. 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执笔人:雷卫中 2008年11月8日
审定人:吴士亮 2008年11月15日
院(系、部)负责人:韩向东 200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