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大纲 - 正文

《抽样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 发布日期:2008-12-12 浏览次数:

《抽样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008年制订)

课程编号:160020

英 文 名: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Sampling

课程类别:专业分类选修课

适用专业:管理科学

  课:管理学原理、生产运作管理、公司战略管理等

  课:

前 置 课:经济数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

后 置 课:SPSS应用、Matlab应用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 

学    分:3学分

课    时:54课时(其中实验课6课时)

主讲教师:雷卫中、陈亚林、谭仲春等

选定教材:杜子芳 著,《抽样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1

课程概述:

课程着重介绍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特点和应用范围,详细介绍常见的抽样技术及其应用为主,并简单介绍不等概率抽样法、刀切法、自助法、多重抽样法等流行抽样方法。课程强调“基于问题特征的抽样技术”,在介绍常规抽样技术实现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详实生动的案例,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学设计抽样调查方案及分析数据。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了解抽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多种抽样方法的特征与应用范围,通过案例学习强化针对特定问题设计抽样方案、抽样数据分析的方法,为毕业后从事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出发点,介绍如何策划数据抽样收集、处理,从而能提升数据对决策的支持质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基于问题特征分析相应解决思路与抽样方法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并注意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

教学方法:

抽样技术与应用》的教学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实验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的讲解,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及其基本思想、工具使用等。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

第一章  抽样调查概述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抽样调查的意义、特点、发展历史、应用及分类组织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为更好地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的内涵

随机原则

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的作用

第二节  抽样调查的历史发展与应用

抽样调查的起源。从早期个别抽样方法的应用到“代表性调查”的提出;国际统计学会对“代表性调查”的争论以及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研究;从代表性抽样到概率抽样的发展;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

我国抽样调查发展的过程及现状

抽样调查的应用

第三节  抽样调查的分类与设计

抽样调查的分类;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方案设计;随机性原则与最大抽样效果原则;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案的检查与评价

  第四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

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

误差分布理论

概率理论

难点和重点

本章的难点和重点在于随机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抽样调查的基础理论等方面。

思考题

1. 什么是随机原则?为什么要遵守随机原则?

2. 怎么理解抽样调查的科学性?

3. 如何对抽样设计效果进行评价?

  第二章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

课时分配8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总体、样本、抽样框、样本可能数目的基本概念,对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抽样误差的计算、抽样估计的方法和步骤、抽样设计效果的评价等问题能够系统地掌握和熟练地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关基本概念

总体及其特点;总体参数;抽样单元

样本及其代表性;样本统计量;样本比

抽样框

抽样方法;放回抽样与不放回抽样

抽样可能数目

 第二节  抽样分布

正态总体;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

样本统计量的极限分布

样本统计量的精确分布;χ2分布、t分布、F分布

    第三节  抽样误差抽样估计

误差及其种类

抽样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抽样误差的计算与控制;均方差、估计量的方差、估计标准误差、偏倚

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样本统计量的极限分布、抽样误差的计算、简单估计与置信区间的构造。难点为抽样误差的计算。

思考题

1. 抽样误差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2. 抽样估计的一般原则

 第三章  简单随机抽样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地位、特点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对抽样的具体方法、总体均值、总量、比例的估计方法以及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等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与特点;不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理论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使用的局限性

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第二节  参数估计

总体均值的估计

总体总和的估计

总体比例的估计

    第三节  样本量的确定

确定样本量的原则与主要考虑因素;精度问题;费用问题;二者的协调

样本量确定方式

总体方差的确定

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是总体均值的估计与样本容量的确定

实验内容

本章两个实验:1.读取随机数实验;2.随意数实验。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区分“随机”与“随意”抽样

思考题

1. 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调查中的地位

2. 多目标情况下的样本量确定

3. 总体方差如何确定

第四章  分层抽样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分层抽样的原则、特点、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其重点对总样本量在各层间分配的方法进行深入地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分层抽样与分层随机抽样的含义;层与层数。分层抽样的特点

分层抽样的作用

分层的原则;分层的条件

   第二节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的基本思路

总体均值的估计

总体总和的估计

总体比例的估计

  第三节  总样本量的分配

影响样本量分配的因素

分配规则;比例分配、最优分配、奈曼分配

总样本量的确定

  第四节  分层抽样中的其他问题

分层提高精度

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抽样的精度比较

层权问题

事后分层问题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参数估计的思路、样本量在各层间的分配

思考题

1. 怎样分层才能有效提高精确度?

2. 分层的原则与条件

3. 样本量的分配规则

  第五章  比估计与回归估计

课时分配8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进一步系统掌握比估计与回归估计概念、特点、作用及与简单估计的区别,并能比较熟练地构造比估计量与回归估计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比估计的一般形式

比估计的概念与特点;辅助变量

比率估计;估计量、方差及方差估计量

总体均值或总量的比估计量;比估计量与简单估计量的比较

    第二节  分层比估计

各层分别比估计

各层联合比估计

    第三节  回归估计的一般形式

回归估计的概念与特点;辅助变量

总体均值的回归估计量、估计量的方差及方差估计量

回归系数的估计

  第四节  分层回归估计

各层分别回归估计

各层联合回归估计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有:辅助变量的确定问题,比估计量与回归估计量的构造,回归系数的确定

思考题

1. 分层回归估计的方法

2. 回归估计与简单估计及比估计的区别

3. 回归分数确定

4. 辅助变量的选择原则

*第六章  不等概率抽样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不等概率抽样的意义、特点、实施方法,掌握PPS抽样和πPS抽样条件下估计量及其误差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不等概率抽样的意义

不等概率抽样的类型

不等概率抽样的特征

第二节  放回不等概率抽样

多项抽样

PPS抽样

实施方法

汉森—赫维茨估计量及其性质

第三节  不放回不等概率抽样

包含概率

πPS抽样

霍维茨—汤普森估计量及其性质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在于的估计量及其性质的确定。

思考题

1. 请分别说明代码法和拉希里法的实施过程;

2. 试比较PPS抽样和πPS抽样的区别。

第七章   整群抽样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整群抽样的原则、特点、适用场合,掌握整群抽样的方法及对总体指标的估计方法,掌握抽样效果与样本容量的分析确定方法,分清整群抽样与分层随机抽样的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整群抽样的概念、特点和方法

分群原则;群大小的衡量尺度

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比较

   第二节  等概率整群抽样

总体均值的估计

总体总和的估计

总体比例的估计

群大小相等时

群大小不相等时

*第三节  不等概率整群抽样

PPS抽样;抽样实施方法:代码法、拉希里法

估计量、估计量的方差、方差的估计量

πPS抽样

 第四节  设计效应与样本量的确定

设计效应

最佳群大小的确定

样本量的确定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在于估计量及其方差的确定

思考题

1. 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

2. 整群抽样的设计效应分析

3. 不等概率整群抽样的实施方法

第八章  等距抽样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等距抽样的特点与实施方法,熟悉在不同情况下进行等距抽样的条件及其估计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等距抽样的概念与特点

等距抽样的排序标志

  第二节  等距抽样的实施方法

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

循环等距抽样

中点等距抽样

对称等距抽样

两端修正法

有周期性时的等距抽样

累计和等距抽样

    第三节  参数估计

等概率抽样;估计量、估计量的方差、方差的估计量

   *不等概率抽样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等距抽样

分层等距抽样

二维等距抽样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在于等距抽样的实施方法与参数估计方法

思考题

1. 等距抽样的随机性问题

2. 等距抽样的实施方法

3. 等距抽样和其他抽样技术的区别

第九章  多阶段抽样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多阶段抽样的特点、作用及与单阶抽样的关系,重点掌握二阶抽样的方法,估计推断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多阶段抽样的概念;二阶段抽样及多阶段抽样;单元抽样、初级抽样单元

多阶段抽样的特点与作用

多阶段抽样与其他抽样方法(单阶抽样)的关系

  第二节  初级单元等大小时的二阶抽样

两个抽样估计量的均值与方差的计算公式

两个阶段抽样皆为简单随机抽样时的估计方法,方差及方差估计公式

二阶抽样的效率

最佳抽样比的确定

 第三节  初级单元不等大小时的二阶抽样

两阶段均为简单随机抽样时的简单估计和以初级单元的大小为辅助变量的比估计

按不等概率抽样时,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次极单元时的估计方法;样本自加权的条件

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初级单元等大小时的二阶抽样和初级单元不等大小的两阶段均为简单随机抽样时的简单估计与比估计

思考题

1. 多阶段抽样与单阶抽样的关系

2. 二阶抽样的基本思路

3. 二阶抽样的估计效率

   第十章  二重抽样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二重抽样的特点、方法、作用及适用场合的基础上,熟悉二重抽样用于分层估计、比估计和回归估计时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二重(二相)抽样的概念特点与方法

二重抽样的作用和适用场合;二重抽样与二阶抽样的区别

   第二节  为分层的二重抽样

二重抽样分层估计的抽选方法

二重抽样用于分层的作用,第一重样本用于层数的估计

二重分层抽样的估计方法

   第三节  为比估计的二重抽样

二重抽样比估计的抽选方法

二重抽样用于比估计的作用,第一重样本用于估计总体辅助变量指标

二重抽样比估计的方法

  第四节  为回归估计的二重抽样

二重抽样回归估计的抽选方法

二重抽样用于回归估计的作用,第一重样本用于估计总体辅助变量指标

二重抽样回归估计的方法

思考题

1. 二重抽样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2. 二重抽样与二阶抽样的区别

3. 二重抽样的抽样方法

   第十一章  非抽样误差及其控制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产生非抽样误差的原因及其对抽样的调查精度的影响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并掌握处理无回答的常用方法及回答误差模型的随机化回答模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抽样框误差及其控制

非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几种主要的来源

抽样框误差的确定

抽样框误差的补救

第二节  调查误差及其控制

调查误差的概念

调查误差的模型

调查误差的来源

调查误差的控制

    第三节  无回答及其控制

无回答对抽样结果的影响

无回答的类型

处理无回答的常用方法;二次访问的估计方法及最优抽样比

敏感性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是无回答及其处理,特别是敏感性问题的调查问题。

思考题

1. 非抽样误差及其类型

2. 无回答的原因及其处理

3. 敏感性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的特点

 

附录:参考书目

1. 金勇进杜子芳蒋妍编著抽样技术(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  

2. 王毓芳主编统计抽样检验的策划与实施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04      

3 杨义群编著.《抽样调查与抽样检验》.学苑出版社,19936月;

4 樊鸿康编.《抽样调查技术》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1月;

5张小蒂编.《抽样调查技术与应用》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17

6(美)戈文达拉玉卢抽样理论与方法(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 

7陈晋美 主编国内外企业常用抽样检验与测量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6

 

执笔人:陈亚林                 2008年5月8日

审定人:雷卫中                 2008年5月15日

院(系、部)负责人:韩向东         200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