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介绍

作者:ggy 发布日期:2025-09-09 浏览次数:

 

推免生预报名已开始了!

http://yjsc.nufe.edu.cn/info/1011/6661.htm  

 

1、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327

单位名称:南京财经大学

学院代码:016

学院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网址:http://www.nufe.edu.cn/index.htm

学院官网: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http://mse.nufe.edu.cn/

咨询电话: 025-86718335(学硕)

1826000266715618400331(专硕

学院微信公众号:

:此公告为预公告,具体招生信息以《南京财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2、南京财经大学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高水平大学。近年来,学校实施“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工科亮色”“文体增色”四大特色工程,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2025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上榜的53所高校中,我校排名第10位,这也是我校2022年、2024年之后第3次进入榜单前10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江苏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学校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30余人次。“农业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3‰“工程科学”“一般社会科学”进入前1%2010年,学校作为完成单位之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33项,8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7项。

学校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三五”以来,依托学校国家级粮食安全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江苏现代财税研究院和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等省级重点智库,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形成了一批卓有见地的成果。近年来,89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和相关部门采纳,其中4项成果获国家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为国家和地方理论创新和政策制定积极贡献力量。


3、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的方针,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上榜2023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学院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一个,管理科学、工业工程和质量管理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是南京财经大学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学院,拥有的现代制造业质量管理和控制实践教育中心是江苏省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教学业绩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全国首届工程管理硕士(MEM)优秀教学案例2篇等,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近20项,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4、学科专业特色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2022年入“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教学科研团队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特等奖、全国首届工程管理硕士(MEM)优秀教学案例2篇等。拥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双创博士4人;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70余项。

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院专业建设多点开花,成为支撑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发展的有力保障。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特设专业(2013年),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排行榜位列A级专业(2017),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副理事长单位(2019年),南京财经大学校级品牌专业(2020),“校友会中国大学质量管理工程一流专业排名”(5星以上)(2020),“中国科教评价网”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并列第3名(2020-2021)。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在最新校友会2025南京财经大学专业排名中,质量管理工程等专业获评2025中国五星级专业(5★),进入2025世界知名专业、中国一流专业行列。

1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建设图

工业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中系统分析、规划、设计、优化、控制和评价等手段,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的效率、质量、成本及环境优化等问题,能够在工业和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及应用实践的工程与管理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2022年工业工程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我国紧缺型人才专业。

2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管理科学专业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通过参加教学竞赛、申请教改课题、发表教改论文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不断开展对外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本科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屡获佳绩。2021年,该专业获得南京财经大学校级品牌专业培育项目立项。目前,该专业已与工业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形成相互打通、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

3  管理科学、工业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联合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MEM:工程管理硕士旨在培养具有大财经视野,掌握工程管理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23年,工程管理教学团队两篇案例入选全国首“工程管理硕士(MEM)优秀教学案”,入选数量在江苏所有高校中位列第一、在全国所有高校中与天大、西工大、北交大并列第一。

工程管理专业始终坚持经管融合、学科交叉、通识教育的特色理念。专业建设紧扣未来社会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管理思想、科学方法、技术发展与未来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让学生挖掘专业知识深度的同时,拓宽交叉学科的广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分布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毕业后,可在原有各类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企业工作,亦可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战略研究、市场分析、管理运作、项目管理、决策分析、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等管理工作。

4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培养趋势



5、师资力量

学院在既有科研平台基础上,整合师资队伍,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一流人才,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一支集技术、经济、管理与政策一体化的高水平研究创新团队。部分教师介绍如下:

程永波: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研究员、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合著)著作4部。先后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省级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等6项,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励6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等2,省级重点重大等项目6项。

 


刘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科技部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1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即并行工程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教材2,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南京市科学进步三等奖1项。

 




孟秀丽: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江苏省软科学项目2项。在《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管理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指导的研究生分别获得20222024年度江苏省优秀学术硕士学位论文奖。

 




唐润:教授、博士在《中国管理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国家质检总局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十几项,为多家大型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担任江苏省科技厅、商务厅等单位的咨询专家、民革江苏省委参政议政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和科技司评审专家、中国双选法研究会智能决策与博弈分会理事。

 



张正勇: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质量分析与控制、计量测试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等,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TOP期刊)、Journal of Dairy ScienceTOP期刊)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目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第四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以及承担多个SCI期刊审稿工作。

 



许志兴:博士,江苏省产业教授、南京嗯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市鼓楼区2019年度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人选。主要从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计算机通信产品研发、物联网产品研发、智能工厂及其过程控制软件研发等。主持完成多项省级研究课题和技术开发项目,曾获2020年度和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拥有发明专利9项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

 


陈欣教授,博士,长期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复杂系统评价与优化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承担项横向科研项目。近年来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E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各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





6、科研成果

由程永波教授领衔的“财经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程双元”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特等奖项目聚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整合高校和企业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校企联动平台作用,培养优质人才。

5  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师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发展,近年来本学科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管理科学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0项。

6 UTD期刊论文

2023年,工程管理教学团队两篇案例入选全国“工程管理硕士(MEM)优秀教学案,入选数量在江苏所有高校中位列第一、在全国所有高校中与天大、西工大、北交大并列第一。

7 全国首届工程管理硕士(MEM)优秀教学案例

 

2023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案例“灯塔工厂”企业“走出去”的“谋势”之路”和 “智能制造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实践研究”分别获得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立项。2024年,案例“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获得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立项。

8 学院主题案例立项

 

7、学生培养

7.1基地建设

学院建有现代制造业质量管理和控制实践教育中心,为江苏省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下设有质量管理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质量管理与控制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工业工程实验室、质量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研究型实验平台。

9  现代制造业质量管理和控制实践教育中心

此外,2009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学院与南京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该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院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2020202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苏州飞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嗯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分别搭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单位。2024年,学院获批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聘请一批国外知名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等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基地建设

名称

类别

批准单位与时间

现代制造业质量管理和控制实践教育中心

江苏省高等学校

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江苏省教育厅,2013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财政部2009

联合培养单位-苏州飞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江苏省教育厅,2020

联合培养单位-南京嗯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江苏省教育厅,2024

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教育厅,2024

 

7.2产教融合

学院秉承质量创新特色,以“共建机制,共同育人,共协创新,共赢发展”为原则、“产教融合”为导向,加强“学院协会+企业+平台+N”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链中的N,打造具有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多功能的“产教融合”新型平台。学院与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签署党建创新联盟协议,加入南京生态科技岛人工智能产业链党建联盟,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签订协议并经常与如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亨通集团、江阴特钢、九牧集团等优秀企业进行会议探讨、走访、调研等活动。对于现代产业和教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着重关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加强现代经济学和信息科技知识的学习。

 

 10  学院与诸多单位实现深度校企合作

11 学院举办“检验检测青年说”主题活动并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签订协议

12 学院赴九牧集团、亨通光纤等企业调研走访

7.3 学生竞赛、科研

学院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成果丰硕。2023年,由王月虎老师指导的学生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荣获特等提名奖1项、国际一等奖和二等奖1项。2024年,由张庆民老师指导的2支队伍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由吴亮老师指导的1支队伍获得全国高等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近年来,学院学科竞赛遍地开花,先后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奖20余次。

13 研究生获奖一览图

 

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申报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促进学院硕士点建设和学科建设水平根据学院与导师共同资助的原则,按照制定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资助管理规定》对学生的科研项目进行资助,近年来学生成功申报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14 研究生优秀成果


8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院研究生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好。近年来,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100%,荣获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单项奖,研究生本省就业率较高,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达到85%以上。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型民营外资企业等。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松江区税务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江阴市委员会等机关事业单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南京市分公司等国有企业,以及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等大型民营、外资企业。同时,近5年,学院多名硕士毕业生继续在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学府升学深造,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2 研究生就业单位一览(事业单位、公务员、大型国企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江阴市委员会

博世汽车技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税务局

南京市水务局供水节水管理处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松江区税务局

中共扬州市委组织部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共六盘水市委宣传部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组织部

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三江学院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

中国铁塔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

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院获得202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单项奖



9、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2025年录取人数

录取分数线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工业工程与智能管理

02.质量管理与科技创新

03.供应链和运营管理

04.数据科学与管理信息系统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825 管理学原理

工程经济学

34

333

125601 工程管理

01现代质量管理

02复杂系统工程与控制

03工业工程与管理

04项目管理

05量化金融与机器学习

06大数据与商务智能

07智慧风险管理

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综合面试

22

162

参考书目:

《管理学》(第 15 版),(美) 斯蒂芬·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著,刘刚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工程经济学》(第六版),李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