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晶,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今年考入东南大学研究生。在校期间,她两次获得 “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曾担任过学工助理,协助老师及同学完成工作,得到老师高度评价。作为食品安全组组长,她带领小组获江苏省质量安全研究院“优秀小组”的荣誉称号,以“牛奶的主要成分在保质期前后的变化情况”为课题,参加校“挑战杯”竞赛获得三等奖(前10名)的好成绩。
阳光下的前行者
不平坦的路,她一直向前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徐小晶,来自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她说,她们那里的农村就像电视上演的一样,大家过的确实很辛苦,辛辛苦苦地劳作,辛辛苦苦地生活。但是,生活的艰辛并不意味着内心的痛苦,淳朴阳光的氛围造就了今日阳光的她。
别人眼中的她,乐观、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用自己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人,如同阳光一般在无意间温暖着他人。她说,她没有那么无私,是有点自私的,她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开心一点,希望人人开心的气氛能够使她快乐。倘若人为四等,一等是无私,称为“神”;仅次一等为利人利己,称为“人”;再次一等为损人利己,称为“禽兽”;最后一等是损人损己,称为“禽兽不如”。,在她看来,她做不了神,做人就好,最希望周围的人都能快快乐乐的,那些正能量会让生活变得好起来。
她喜欢历史,喜欢短篇的哲学故事以及关于为人处事的古代寓人杂记。她喜欢路遥的《人生》,那是她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路遥的小说给人很平实的感觉,没有很华丽的句子,只是娓娓道来,却能引人入胜。那时正值考研结束后,她感觉前途未卜,迷茫而不知所措,甚至做好考不上的准备,路遥的《人生》就这样走进了她的世界,引领她走向另一个广阔的天地。到了大学,懂得越多,想的也越多了。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
这是《人生》扉页上的一段话,路遥借用柳青在《创业史》中所说的话,概括了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同时启迪了读者的人生。徐小晶由此反思了自身,思考自己最重要的几步路在哪里,她说自己的大学之程最重要的不在选择考研,而在于对未来的直面。她说:“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只要经历了,没什么值得后悔的。”
“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东邪西毒》
竞争产生压力,很多人会在竞争中迷失自我,变的狭隘。徐小晶很明智,她选择了“化敌为友”。她说,学习上、考试时是对手,不妨碍平时成为朋友。她很庆幸初中时遇到了这样一个对手。她的好胜心很强,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总是第一第二相争,所以特别能激发她的学习动力。如此三年,她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
拥有一个对手,就像拥有一面镜子,通过不断地比较,能让人不断看清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她习惯了拥有这样一面镜子,但高中分班时,她成为了落入普通班的“火种”,成绩优异却毫无竞争压力,像鱼儿离了水难以存活。这样的生活让她找不到方向,变得迷茫,开始绝望,每次看见实验班的同学都会感到自卑。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她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斗志在不断地被消磨,幸运的是她找回了她的镜子,找回了对手,找回了朋友,就这样在“争斗”中又过了三年。可以说竞争造就了现在的她。因为刺激,更能激发出斗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找不到一个知己。经过时间的打磨,过去的她或许拥有一个对手,而现在的她得到了一个知己。大学四年,她一直在锻炼自己的心智,让自己做到不急不躁,变得稳重,也真正做到了老师眼中的认真细致,有耐心的学生。大学是真正与社会接轨的地方,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也要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调整心态。大学是最后能原谅过错并给予改过机会的地方。
直面困难,她是人生之路上的勇者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2011年的那个夏天,父亲送她来到南京,来到南京财经大学。到临走的那一刻,父亲哭了,她也哭了。高考时,她一门心思想出山东省,向往着外面广阔的天空,老师口中自由的世界。她从不认为一个女生嫁得好就行,不用太努力。她认为男生女生都是一样的,青春洋溢的时候就是应该出去闯一闯,多走走,开阔眼界总归是好的。她对父母说,她一定要出去,她要看看山东省以外的世界,她不想一辈子就呆在一个地方。父母很支持她的想法。来之前雄心壮志,来到南京之后,才感到作客他乡的无助迷茫,感觉自己慌了,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感觉孤苦无依。
后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围绕在身边,带着不尽相同的口音,虽然有些不知所措但要努力适应这样的环境。大学同学的感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友好,遗憾的是大一一年没有交到一个特别知心的朋友,大都只是点头之交。虽然如此,她还是很感谢在大学期间遇到很多热情并且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一暑期,在一次巧合下,她加入了实验室成为了食品安全组的组长,负责食品含量测定和图谱研究,完成了对小组人员的相关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带领小组获得了江苏省质量安全研究院“优秀小组”的荣誉称号。大二下学期,她和她的组员以“牛奶的主要成分在保质期前后的变化情况”为课题参加了校“挑战杯”竞赛,为了得到对应的试验品,他们提前购买牛奶。因为没有学过有机化学,即使做实验得到了数据,也不会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哪怕在遇到此类瓶颈的时期,她所做的也只是直面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一位学姐细心完整地给了她建议与具体方法。提及这段过往,她说:“自己非常感谢大学时期遇到的一些人,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是这些帮助让她成为今日的自己。”他们坚持不懈,不断克服各种苦难,最终完成了论文,获得了校前10名,三等奖的好成绩。大二下学期,她还担任了学工助理。帮助老师工作,有段时间老师交给她的工作很繁琐也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整理新生档案及毕业生档案,因为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为了及时完成任务,晚上常常加班整理档案。为了防止出错,每整理完一个班级的资料便会复查一遍。老师一开始还会检查,到后来完全信任她。说到这件事,当时在场的老师都对她赞不绝口,辅导员唐老师丝毫不掩饰对她做事认真细致,有耐心的欣赏。
梦之路,爱与坚持同在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到了大学,懂得越多,想的也越多了。父亲耐心地照顾90岁的爷爷奶奶,甚至为了照顾爷爷奶奶放弃出去打拼事业的机会。她害怕父母失望,等父母老了,她担心自己是否能做到那么有耐心、那么好。她是父母唯一的希望,为了自己,为了父母,她都会心怀阳光,一路前行。如果还能回到填志愿的时候,她说自己还是会选择离开山东省,外面的世界足够精彩,独自在外的日子她的成长也比想象中的更快更多,从来都不后悔出了山东省。当过去留在山东的同学意识到该出去闯闯时,她已经适应了异乡的环境,从开始的迷茫无助,到后来的独立自主。她很喜欢所谓江南烟雨朦胧细腻的样子,尽管南京不是那样,但她选择读研究生继续留在这里。
考研这一年,她的心态起伏很大。她的计划性很强,学习讲究效率。每天早上6点多起,虽然独自一人早出晚归,但是她觉得人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宿舍里只有她考研,有了困难、烦恼,也不知道该和谁说,能自己解决的就不会告诉别人。当遇到解决不了的,她开始失眠、焦虑,而她又极其自律,规定了几点起去学习就一定要几点起,即使失眠到凌晨3、4点。她感觉自己过得很痛苦,很压抑。最终忍不住给母亲打了电话,她哭了,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
室友劝她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室友说:“只要你的态度在那里,你的生活不会过得太差。” “只要你给我们打电话,你需要我们,我们都在这里的,你随时回来都行,大家都在这儿。”她习惯于帮助别人,却从没想到会有人愿意这样不计任何回报地帮助自己。听到室友的话,眼泪夺眶而出。这泪水里包含万千,有过去的痛楚、压抑,更多的是感动、喜悦,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被人需要的感觉很好,人人都希望被人需要。人生路上,一个人努力前行固然重要,但不要忘记在难以坚持的时候看一看身后,必然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站在那里支持着你。他们或许无法给予你实际的帮助,却可以默默地陪伴着你,这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在最后填报考研志愿的前夕,有传言说东南大学统招比例减少,她犹豫是否更改志愿。和她一起考研的同学告诉她:“如果上财今年就招一个人,我也要去考!”她说,她就是少了那样一份决心。同学说:“七八个人你不敢保证你能考上,如果二十个人,你就一定能保证你能考得上?”她幡然醒悟,不再去想考研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后来,她开始天天早上去跑步,认真过好每一天,心态开始变得平稳。她不再计较成功与失败,如果考研成功了,那是个惊喜,如果失败了,也没有失去很多。她认为最后一年足已胜过前三年。
她认为面对考研,心态很重要,坚持尤其重要,要乐观,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要说放弃。高中时,她的班级里贴了一句名言:这一秒不绝望,下一秒就有希望。她当时觉得不怎么样,现在回想起来却深有感触,她感叹,没有经历过便没有资格评论是非对错。古人有峰回路转一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能绝望,倘若一个人对自己都绝望了那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要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什么事都会有解决的时候。
感谢生活,报答社会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大一的时候,面对众多的社团,她最终选择了校Sunny爱心协会,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虽然她是宣传部的一员,却也常常活跃在前线,比如跟着社团同学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同老人聊天。到现在她印象较深的是一位老红军,老人很健谈,但是记性不太好,常常说了几句后就不记得自己之前说的什么了,然后又从头开始讲述那老一辈的故事。她说看着老人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的爷爷。她一遍一遍的听着老人说故事,老人不记得说到哪了,哪怕再来一遍也没关系,对于一个老人,她能给予的是超越年龄的体恤与关心。那一天,老兵们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已经烂熟的故事,但是她却丝毫没有厌烦,看到老人们爽朗地笑起来,她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她说,老人大多都会有些健忘的,只要他们聊得开心就好,她是为了陪伴老人来的,是为了让老人开心来的。
后来她还去了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做助教,那些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太喜欢跟别人交流。她很有耐心地同其中一个孩子说话,不厌其烦得说了大约八九遍的样子,那个孩子终于回了她一句,当时的开心是无与伦比的。她说进入了Sunny爱心协会后,第一次为帮助别人而专门去到一个地方,那种感觉很奇特,每每帮助了别人都会感到很幸福,真所谓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徐小晶是阳光下的前行者,她在竞争中成长,在陌生中坚强,在奋斗中成熟,在奉献中收获。虽然她认为她自己有些自私,可是,在别人眼中,恰恰相反,她很善良,她认为帮助别人应该是无私的,神圣的,不应有杂念的,她无意识的举动无形之中将她心中的阳光带给了身边的人,暖暖地洒在所有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