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杨帆: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

作者: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4-04-16 浏览次数:

回想起2022年夏天,杨帆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上界山村土地的场景,最先迎接她的是村口八界路一座斑驳的石桥,远处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和民房沿着S327省道错落有致。从那天起,踏上S327,也意味着一份神圣的工作正式开启。今年,是我校教师、盐城市滨海县界山村第一书记杨帆,投身乡村振兴的第二个年头。

从三尺讲台到乡村振兴帮促县,去“挑大梁”干一份“苦差事”,不止一个人问过她,这一年多觉得苦吗?杨帆坦言:“苦,但苦中更有乐。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困惑,但在后方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的支持和滨海同事的帮助以及界山村村民的努力下,都迎刃而解了。新时代新征程上,能够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带领父老乡亲奔向美好生活,若干年后回忆起这段时光,必定是难忘而意义非凡的。”

校党委副书记李群调研界山村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情况

“让钱袋子鼓起来,好日子火起来”,是人民群众最朴实的心愿,更是杨帆给自己定下的核心任务。面对前辈打下的基础,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父老乡亲走出一条通往幸福的大路。滨海,曾是省级重点帮扶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30年来,省委先后安排23批、434名帮促(帮扶)队员来到这里,接续推动滨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各后方单位和一届又一届队员的关心支持下,滨海县如期实现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实地摸排,办实事解民忧

杨帆(右)在界山村开展村情调研

初到界山村的杨帆,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不断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村民情况。她说,“和村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通过入户走访,她获得了很多一手信息,及时掌握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困难。

杨帆协调帮扶资金为界山村架设路灯、修建道路

村民从镇里主干道不能直接到达界山村新社区,途经一段四百米的S327省道,因为村民逆向行驶发生过多起交通事故,急需修建一条平行于省道的辅道;村内主干道八界路路面坑洼,破损严重,不便行车;老村庄一条1.5公里老河道因排水不畅,常年淤塞水体黑臭,影响村民生活,夏天大雨过后,河水会漫上路面,需清理疏浚;村部广场和新社区路口没有路灯,村民夜间出行要自带照明设备,非常不方便……杨帆一项项记录下来,实地走访,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形成村情调研报告,主动联系县农业农村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踏勘,与镇村充分沟通后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推进一项项民生项目立项、实施。2023年,界山村广场、新社区道路亮化工程竣工,照亮了村民们归家路;村庄老河道完成清淤,河水变清澈了;八界路、村口S327辅道启动修建,村民安全出行不再难。

杨帆(左)为界山村打造“美丽庭院积分超市”

除了尽心尽力解决村民生活难题,杨帆还全面提升了界山村的人居环境。针对村部缺少功能室和活动室、村部篮球场年久失修的问题,她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去年夏天界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完成提档升级工程,村部拥有了功能室和活动室,广场新修了篮球场,村部人气一天天旺起来;她联系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为界山村设计乡村振兴主题海报,扮靓村庄;她联系县妇联在界山村组织召开巾帼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四大行动”暨“美丽庭院”创建提档升级工作现场推进会,为村里打造“美丽庭院积分超市”……界山村一跃成为邻村农民口口相传的“别人家的村子”!

我校学生团队为界山村设计乡村振兴主题海报

一桩桩、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大事小情,悄然改变着界山村,也改变着杨帆。来自我校的“小杨书记”很快融入群众中,收获了大家的信任。

因地制宜,兴产业促增收

界山村面积4.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00多人,耕地面积4280亩,在杨帆到界山之前,村里以种植瓜蒌、菊花为主,但多年来苦于没有独立的厂房进行就近就便地加工再生产,只能长途运输到外地进行加工,无形中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农户收益。2022年6月,杨帆由我校党委组织部派出,作为省委驻滨海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队员来到滨海县界山村担任第一书记。杨帆主动协调多方资源,争取帮扶资金,我校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慈善一日捐”募集款作为对口帮扶资金,利用村内小学旧址的闲置建设用地建设界山村农产品加工基地,新建一座高标准厂房及农产品冷库,厂房架设屋顶光伏。目前厂房及冷库建设已完成,即将正式投运,后续可为周边乡村的特色农产品提供深加工服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眼看着家门口建起了敞亮、现代化的加工车间,村民们无不欢欣鼓舞。界山村农产品加工基地见证了相隔数百里的浓厚情谊。

校党委副书记李群调研界山村电商直播间运行情况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杨帆了解到滨海县有着数百年甘薯(山芋)种植历史,县政府自2015年起将山芋产业作为调整特粮特经首选产业,而界山村地处黄河故道沿线,沙壤土质有利于块根作物生长发育。为此,杨帆多次拜访了江苏省农科院和电商企业,充分了解甘薯的种植要求和经济收益后,主动带领村“两委”班子赴外地考察学习甘薯高效种植技术,结合多方研讨和专家建议,在界山村试点种植烟薯25品种600亩,打造八滩镇甘薯种植示范园,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参与,并带领村集体合作社注册“界山村”品牌。去年11月,八滩红薯丰收节成功举办,我校校工会与界山村签订红薯订单,以消费帮扶助力农民增收。除了线下订单,杨帆联系了县商务局、电商中心,邀请带货主播来界山指导,界山红薯开始通过直播方式线上销售,目前已销往南京、无锡、苏州的多家单位和农批市场,并通过界山村电商直播间、滨海县电商平台远销全国。

我校工会以消费帮扶助力农民增收

在杨帆的带领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界山村农产品销路拓宽了,产业优化升级了,最关键的是村集体收入增加了,这样能更好地开展民政帮扶和乡村建设。

叠加举措,多点发力帮促

除了为民纾困和产业帮扶,杨帆在几次与学校党委组织部汇报心得后,对于如何利用好高校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基于专家智库优势,她邀请我校经济学院专家为挂钩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办专题讲座;邀请我校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家指导滨海稻米产业发展;联系我校法学院专家协助界山村拟定红薯销售合同;联系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乡村振兴结对共建,与滨海企业、学校、界山村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协调南林专家团队指导滨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业发展、为滨海沿海工业园提供技术支持。

我校专家指导滨海稻米产业发展

基于驻村工作中凝练的研究思路,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驻村‘第一书记’帮促机制及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带领在校大学生开展调研;参与撰写的《江苏省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调查报告》获全省乡村振兴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批示。

杨帆参与撰写的《江苏省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调查报告》获奖

提升经济薄弱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所在。为此,杨帆主动联系滨海县妇联,在八滩中学举办“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活动推进会,共同关爱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联系滨海团县委立项困境青少年关爱计划项目,为困境青少年打造“梦想小屋”,开办爱心暑托班,举办“暖冬行动”点亮“微心愿”;“六一”儿童节前,她联系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我校校工会,向界山村留守、困境儿童和小学生捐赠“爱心安全包”。基于我校教育资源优势,杨帆主动带领我校滨海籍学生团队在我校优质生源基地滨海中学开展“南财使者母校行”招生宣传活动,为滨海高中生报考答疑解惑;2023年寒假和暑假前夕,她联系团县委举办“乡村振兴 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我校滨海籍学子报名,投身振兴家乡,活动引发热烈反响;2023年4月,她与滨海团县委、校团委对接,面向我校发布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滨海专项,选拔5名优秀毕业生赴滨海志愿服务一年;2023年暑假前夕,她与校团委对接后,招募学生赴滨海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由来自我校管工学院、营销与物流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梅西学院的大学生组成4支团队在界山村开展实践活动,不仅打造了优质的第一课堂,还开展爱国教育主题活动,开设特色云课堂,覆盖科普、美育等多个方面,全面开阔学生眼界,也将“努力成才,建设家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校工会向界山村捐赠“爱心安全包”

我校学生团队在界山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如今这届乡村振兴帮促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杨帆的日程表依然排得满当当的,当被问到为何还让自己如此忙碌?杨帆回答,因为“热爱”。她在农村长大,对土地和农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在她的驻村帮扶下,界山村正在形成蓬勃发展的新图景,去年获评“盐城市法治示范村”、顺利通过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现场回顾评价,杨帆获评滨海县年度全县综合先进个人,来自大家的认可让她倍感振奋。她说,“现在是界山村发展的最好时机,在剩下的驻村时间里,我希望把想做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实现,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界山出更多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